潍坊华光高科电子有限公司
电 话:0536-8222888
手 机: 13806491159
传 真:0536-8222888
邮 箱:WFHUAUGUANG@126.com
地 址: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健康东街14175号金御皇廷23号楼218
关于我们/ ABOUT US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亟待培养近九成学生有清晰职业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做出合理的职业规划,还可以帮助有创业愿望的学生找到释放潜力的途径,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 因此,了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需求和困境,有利于加强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有效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赋能大学生。发展自己。

中国青年研究中心《大学生就业倾向调查报告》数据分析显示,尽管大多数大学生拥有积极的就业观念和意识,并为提高就业能力和职业规划做出了各种努力,但仍存在不足。的就业导向。 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亟待培养

近90%的大学生认为职业规划很重要,但只有10%以上的大学生有明确的职业规划。

一些学生存在“升学无意识、就业无意识、发展无意识、无职业规划、无学习动力”等现象。 对大学学习生活缺乏规划,会对以后的就业和发展产生非常负面的影响。

调查发现,目前近90%的大学生认为“职业规划”很重要。

数据显示,认为职业规划非常重要的大学生比例为42.8%,相对重要的比例为46.9%。 两者合计为89.7%。 年级比较发现,低年级学生认为职业规划更重要,而高年级学生认为职业规划重要的比例最低。

数据显示,超过70%的大学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有一个粗略的规划,其中超过40%(44.9%)的人有计划但没有详细步骤,30%(34.2%)的人有计划但没有考虑过30%(34.2%)有计划但没有深入考虑。 只有 10% (13.7%) 有明确的计划。

年级对比发现,五年级及以上大学生明确计划比例最高(19.5%),四年级学生次之(16.7%),一、二、三年级大学生比例略低。 可以看出,高年级大学生有职业规划的比例较高,比低年级大学生高出约6个百分点。 这可能是因为随着毕业临近或进入高年级,大学生开始考虑更现实的就业问题,因此职业发展规划成为大学生更多考虑的问题。 规划要尽早开始,这样规划才能在几年内有步骤、有节奏地实施,而不必临时凑合,或者让规划成为搁置在架子上的“课堂作业”。 但数据显示,大学生中,没有计划的人呈现“U”型分布。 没有计划的大学一年级学生比例最高(12.7%)。 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渐减少,到大学五年级时无计划的比例再次上升。 趋势。

超过30%的大学生有积极开展职业规划的意识,“研究”成为大学生实施职业规划的主要方式。

职业生涯规划是主动还是被动,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主动的职业生涯规划以学生的发展需求和职业目标为出发点,帮助学生结合自身特点和发展需求,全面整合多元发展资源,考虑就业前职业准备的综合考虑。 被动的职业规划很容易导致“随波逐流”。 有些学生可能被迫前进,而另一些学生可能会盲目失去自己的发展目标。

调查数据显示,30%的大学生(31.5%)认为自己的职业规划是主动的,50.3%的人认为自己的职业规划既涉及主动行为,又涉及随波逐流,超过10%的人认为自己无法解释(10.3%) ),7.8%的人承认随波逐流。 可见,大多数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存在主动与被动混合的行为。

对比年级,发现年级较低的学生规划意识更强。 数据显示,一年级学生38.8%、二年级学生31.4%、三年级学生29.5%、四年级学生32.4%、五年级及以上学生34.2%能够积极规划职业生涯。 可以看到,一年级学生比其他年级高出4到9个百分点。 。 还有更多的高年级学生也随波逐流。 高年级学生和五年级及以上学生随波逐流的比例分别为9.0%和8.2%,分别比一年级学生高4.8个和4个百分点。

职业生涯规划的实现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或渠道逐步接近职业目标、培养职业素质、提高职业能力。 数据显示,参加各类专业证书考试是大学生实现职业规划的第一途径(47.2%),其次是超过40%的大学生通过参加社会活动积累人脉(43.1%),第三位就是涉足相关领域。 领域知识(39.4%)。 然而,只有超过30%(34.9%)的人有过相关领域的实习经历。 此外,选择坚持学习外语和自费参加培训的比例分别为33.3%和11.2%。

男孩和女孩在职业规划方面采取的行动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 女生在职业证书考试(52.4%)和坚持学习外语(38.5%)方面均远高于男生,说明女生更倾向于将学习培训作为职业规划,而男生则更倾向于以实践(35.2%)、参与等实际行动作为自己的职业规划,比如通过活动积累人脉(41.0%)。

虽然低年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较强,但从职业规划的实际行动来看,随着年级的升高,各项计划的落实程度也越来越高,在三、四年级时达到顶峰。 表明随着成绩的提高,学生开始采取更多的职业规划行动。 一方面,这可能是由于学校的课程设置所致。 还有更多适合低年级学生的课程。 虽然他们有积极的职业规划意图,但真正能够参与考试、实习等活动的人却较少。 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由于高年级学生的缺乏。 虽然职业规划意识不强,但由于就业压力和同侪群体的影响,实际职业规划行动的发生率较高。 以证书考试为例,一年级学生参加考试的比例为28.2%,四年级学生参加考试的比例为51.6%,比一年级学生高出23.4个百分点。 五年级学生的数据略有下降,可能是因为很多学生在三、四年级就已经通过了各种证书考试。

2.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相关培训亟待加强

60%以上的大学生从未参加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培训,近90%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培训是由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组织的。

只有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和规律,学会如何根据自身条件和需求设计职业生涯规划图景,才能让职业生涯规划事半功倍。 因此,参加相关的教育培训更有利于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数据显示,37.4%的人参加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培训,62.6%的人没有参加过。 参加过相关培训的大学生还不到40%,这说明大多数大学生缺乏相关培训,或许是不够重视,也或许是当地教育条件的欠缺。

对参加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培训的大学生进行统计发现,近90%(89.4%)的学生参加的培训是由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组织的。 可见,学校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培训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在学生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其次是社会组织(13.1%)和团组织(12.9%),均占比10%左右。 ; 而学生很少参加政府部门组织的教育培训。

性别比较显示,女生参加就业指导中心培训的比例高于男生,男生通过社会组织或团体活动参加教育培训的比例更高。 数据显示,女生就读就业指导中心的比例(91.2%)比男生高3.8个百分点。

年级对比发现,高年级学生更多地参加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教育培训,一年级学生更多地参加社会组织、团组织、政府部门的培训。 大四学生参加就业指导中心培训的比例比大一学生高5.8个百分点。 一年级学生参加社会组织和团组织培训的比例分别比四年级学生高7.4和9.6个百分点。 这可能是因为初中生的就业压力还没有到来。 他们更喜欢社区组织和政府部门组织的内容更广泛的职业规划培训,而高年级学生则更喜欢就业指导中心能为他们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培训。 性帮助。

超过60%的大学生参加过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课程,近60%的大学生认为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课程对他们有很大帮助。

参加培训、接受就业指导、实习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有效的培训和指导,学生在就业前可以根据自身素质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

统计发现,超过60%的大学生参加过学校开设的就业指导班或讲座(65.1%),而没有参加过的学生比例为34.9%。 可见,学生对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课程的参与程度尚可,但不尽如人意,刚刚达到“及格”水平。

比较年级发现,高年级学生的参与率最高,其次是三年级、二年级、五年级和新生。 大四学生参加就业指导班的比例为75.6%,比一年级学生高36.8个百分点。 可见,在本科教育阶段,年级越高,学生参加就业指导班的比例越高。 在研究生阶段,参与就业指导的学生比例有所下降。 因为对于本科生来说,毕业在即,就业指导成为学生找到理想工作的“救命稻草”。 研究生就业问题得到缓解,或者说就业难度降低,因此参加就业指导课程的学生比例有所下降。

统计显示,57.6%的大学生认为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课程对自己很有帮助,其中18.1%的人认为很有帮助,39.5%的人认为很有帮助。 不到10%的学生认为帮助很小或没有帮助(3.5%、1.2%)。

性别比较发现,认为就业指导课程对自己有帮助的男生比例比女生高6个百分点; 年级对比发现,低年级学生认为自己乐于助人的比例最高,一年级为78.9%,接近80%; 二年级学生认为这很有帮助。 比例为63.2%,三年级为55.4%,四年级为48.8%,五年级及以上为62.7%。

通过比较不同教育阶段的学生,高职院校学生认为学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课更有帮助(61.1%),高于本科生(56.5%)和研究生(48.6%)。 研究生的帮助水平较低,近一半的学生获得平均帮助(46.1%),远高于其他两个学术阶段。

同时调查发现,59.0%的大学生有过在校实习或实习经历。 对比成绩,我们发现,随着成绩的提高HG6503,大学生参与实习的程度逐渐增加。 其中,比例最高的是四年级学生。 超过80%的大学生有实习或实习经历(83.0%),比大学一年级学生高出54个百分点。 五年级及以上大学生参加实习或见习的比例有所下降(64.9%),比四年级下降了18个百分点。 对2355名参加实习的学生进行统计发现,42.3%的学生认为实习对以后就业很有帮助,47.7%的学生认为有一定的帮助,共有90.0%的学生认为实习或见习对就业有帮助​​。 可以说,通过工作经历和实践,确实对学生选择就业目标、适应就业岗位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三、采取一系列措施强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专业性

针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不明确、求职前准备不足、自我定位不明确、对职场能力素质需求了解不够等问题,建议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专业性。

推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分级指导框架,为不同年级的大学生提供“各取所需”的分级教育内容,提高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质量。

建议形成系统的课程体系,学校应将“可选行动”与“必做行动”结合起来,让每一位大学生都能接受必要的就业教育。

建议配备专兼职职业生涯规划师资队伍,提高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专业化水平。 从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专职教师必须有一定的资质要求。 例如,加拿大要求从事就业指导的辅导员必须拥有教育、心理学、咨询或相应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博士学位,以及一定的工作经验,并要求辅导员或管理人员必须拥有人文学科的硕士学位。 专职教师也需要定期培训和考核。

大学生实习实习要得到全社会的支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瑞典、德国、瑞士和美国等国家特别重视企业责任。 每所学校都与附近企业有着密切的联系,让学生有更多在企业学习和体验的机会。 例如,在瑞士,大约三分之一的公司参加学徒培训。 他们与学校合作确定教学和考试内容,向学生介绍公司,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并提供部分工资。 一些企业还出资建立培训中心和实习车间。 建议整合高校所在地教育资源,为学生搭建共享职业体验平台。

针对部分学校就业指导工作内容枯燥、形式单调、功能单一的问题,建议多渠道、多方式丰富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建立健全产教融合的就业指导工作。尽快管理、指导、服务。 积极引导和促进大学生就业。

同时,高校也应该给学生提供体验现实社会的机会。 例如,日本政府设立了各种专门机构来协调大学生的就业体验,以便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如建立“学生职业综合支持中心”、推广“就业体验系统”等。 高校要把学生就业指导渗透到日常教学中,充分利用团委、社团的组织优势,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和丰富的社会实践,提高大学生职业规划素养和就业能力。 (作者: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儿童研究所所长孙红艳)

浏览:
返回顶部